中國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提出后,以風電、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爆發(fā)式增長的態(tài)勢已然近在咫尺。
不久前,400余家全球風能企業(yè)代表共同發(fā)布《北京風能宣言》,提出“十四五”期間風電每年新增要達到平均5000萬千瓦,“十四五”期間新增2.5億千瓦,到2060年要實現30億千瓦裝機容量的風電開發(fā)。
海上風電或將迎來發(fā)展新契機。作為我國重要清潔能源之一,海上風電具有單體規(guī)模大、年利用小時數高的特點,積極發(fā)展海上風電對降低碳排放具有顯著作用,是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的有效手段。
然而,我國海上風電發(fā)展較晚,距離平價還有一段距離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依靠國家補貼,中國海上風電得以迅猛發(fā)展。
但從2022年開始,中央財政不再對新建海上風電項目進行補貼。地方政府接力國家補貼意愿尚不明確,使得剛進入商業(yè)化階段不久,還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海上風電承受巨大壓力。
可再生能源發(fā)展已經進入了快車道。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(yè)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,“3060”目標提出之后,所有的爭議、疑慮、糾結都結束了,中國將進入一個全面碳約束時代。
那“十四五”期間,尚無法實現平價的海上風電究竟會如何發(fā)展?能否從更具成本優(yōu)勢的光伏和陸上風電面前分一杯羹呢?
危
海上風電去補貼引發(fā)了“搶裝”潮,廣東、福建、江蘇、山東等地海上風電正進入開工建設的高峰期。
規(guī)?;_發(fā)可以不斷完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(yè)鏈,“搶裝”也將在短期內顯著驅動產業(yè)鏈需求,給產業(yè)鏈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帶來較多的訂單。
但這背后同樣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風險。“搶裝”推動了產業(yè)鏈供需緊張,施工船資源稀缺,助漲了海上風電項目工程造價,不利于未來海上風電平價走勢。
而上網電價頻繁變動也使海上風電項目存在很大不確定性。除了中央取消補貼外,近期財政部等三部門出臺的合理利用小時數政策,海上風電投資收益也將受到一定影響。原國電集團副總經理謝長軍認為,電價政策的不確定將嚴重制約海上風電未來幾年的發(fā)展。
同時國內各廠商水平參差不齊,海上風電機組的質量和性能也存在一定差距。“搶裝”令部分整機商被天上掉下來的訂單砸中,起死回生,或對未來幾年風機制造產業(yè)的兼并重組、優(yōu)勝劣汰產生影響。
為按期并網,項目施工期壓縮,部分項目多標段施工,船機等施工資源供應緊張,給施工質量和工程安全帶來風險。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翟恩地開玩笑講,“這兩年海上風電建設高峰,未來可能給海上技術運維服務帶來比較大的市場影響”。
謝長軍認為,風電運維市場需求在“十四五"期間會逐年增加,風電人才隊伍會出現短缺現象,開發(fā)商的責任和壓力增大。
并網也將變得更加困難。"十四五"期間,隨著可再生能源大規(guī)模發(fā)展,高比例新能源電力接入電網,或對電力系統(tǒng)造成較大沖擊,限電風險依然存在。特別是距離負荷區(qū)域較遠的海域,并網將更加困難。
此外,海上資源分配上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。謝長軍表示,以“資源換投資"的傾向,會對海上風電高質量發(fā)展造成不利影響,未來全國存在海上風電機組和施工設備產能布局過剩的風險。
機
業(yè)界曾擔心,海上風電“搶裝”結束后,若地方政府不接力國家補貼,裝機可能會出現斷崖式下滑。
然而根據公開招標統(tǒng)計,"十四五"期間仍有大量海上風電項目待建。
截至2019年底,中國海上風電招標項目約2000萬千瓦。從2020年至今約800萬千瓦招標量,除去去年定標沒有確認的200萬千瓦,共有2600多萬千瓦待建量。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風電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寧巧珍預計,截至2021年底大概能完成2000萬千瓦,有接近700萬的資源會留到2022年以后。
海上風電資源量豐富。國家氣候中心基于高時空分辨率風能資源數據庫進行的研究顯示,剔除技術性、政策性、經濟性限制因素后,全國25-50米海域內100米高度的風能資源技術開發(fā)量為1.9億千瓦。
“3060”目標的提出,必將推動海上風電發(fā)展。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,海上風電單體規(guī)模大、年利用小時數高,對降低碳排放具有顯著作用。
至少管理部門把海上風電與陸上風電放在了同一高度。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間,要在“十三五”的基礎之上,集中式與分散式、本地與外送、陸上與海上并舉,推動風電規(guī)?;l(fā)展。
但就目前發(fā)展規(guī)模來看,海上風電尚無法與更具成本優(yōu)勢的光伏、陸上風電競爭。謝長軍建議盡快明確落實海上風電電價政策。
他提出了海上風電"三步走"政策設想:第一步,近期把海上風電上網電價下調至0.65元/千瓦時左右(已核準項目、2021年底投產項目除外);第二步,地方政府接力國家補貼,允許涉海省、市在電費附加中設立海上風電補貼基金,用于本省海上風電補貼;第三步,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實行海上風電補貼退坡機制,每年下調海上風電上網電價4~5分/千瓦時,到2025年底,實現海上風電平價上網。
同時,制訂合理的資源使用政策,提高審批效率,堅決杜絕地方保護主義和產業(yè)基地重復建設。制訂合理的設備、施工招投標制度,建立適合于海上風電高質量、高技術水平的建設運營模式。
最后,建議國家確定“十四五"海上風電開發(fā)規(guī)劃。謝長軍認為按每年新增并網裝機500萬千瓦為宜。
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外,海上風電要想規(guī)?;l(fā)展,還需整個行業(yè)共同努力,通過加速技術創(chuàng)新、降低建設運維成本等路徑,盡早實現平價,最終助力我國碳中和目標的早日實現。
評論